靖西市渠洋镇古桥村弄意屯是个实实在在的山窝窝,四面青山环抱着十几户人家,哪怕是正午,也很安静。农胜策放下刚从地里扛回来的锄头,打开猪舍的门,十几头猪齐声欢叫起来。“你们呀,刚吃过,又闹!”农胜策右手点了一头大猪的额头说道。猪舍里的猪叫声更欢更响,寂静的山村顿时鲜活了起来。
农胜策的这批猪来历可不小,是百色市委常委、靖西市委书记钟恒钦深入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村渠洋镇古桥村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决定帮助弄意屯贫困户发展壮大养殖业。2020年3月11日,钟恒钦将26头猪仔送到古桥村弄意屯,屯里的7户贫困户喜滋滋地收到书记赠送的猪仔,农胜策家获得了4头。2020年8月13日,这批猪长成出栏,销售收入134046元,扣除管理和饲料等成本费35686.5元,弄意屯7户贫困户户均纯收入达 14051元。
书记的帮扶,像打通了农胜策养殖发展的任督二脉。养猪卖猪后,农胜策有了新的打算,他马不停蹄地联同另一贫困户农胜建,用卖猪的收入做本钱,又购入了18头猪仔,在建好的猪舍里,轮流当起“猪司令”。猪仔日渐长大,农胜策把希望寄托在春节前:“如果生猪价格稳定,今年的收入将不成问题。”同样尝到甜头后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的还有该屯的贫困户农桂留一家。笔者在农桂留家里见到,他们的猪舍,如今有母猪3头,其中两头均已生育头胎,单胎猪仔数能达到13头。这不,新的猪舍又建了起来,两个猪舍现有存栏猪总数达到22头。“书记给的猪,全变成我们家的养殖老本啦!”农桂留的配偶说话时眉眼里有一股藏不住的欢欣。2020年底,包括农胜策、农桂留在内的弄意屯7户贫困户在产业支撑下,不仅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还有了十足的发展后劲。
弄意屯的发展,只是靖西市3322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个缩影。钟书记的帮扶,也只是万千干部全力以赴帮扶工作的一点展现。几年来,靖西153名第一书记、577名工作队员、1.2万名帮扶干部和他们的后援单位一起,走百村、串千户、找穷因、定富策、拔穷根。他们用汗水和真诚,与贫困户一起,谱写出一篇又一篇动人的扶贫故事。一份又一份热情和努力,汇成巨流,融入靖西脱贫攻坚战的大潮中,与时代一同澎湃。
几年来,靖西市始终把产业培育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推行“政府引导+资金扶持+企业带动+合作社互动+能人带头+贫困户参与”的产业扶贫模式,做大做强烤烟、桑蚕、水果、养猪“三种一养”主导产业,铺以发展优质稻、杂粮杂豆、养牛等传统产业,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3.5万户,全市“5+2”扶贫产业覆盖率由2016年的85.5%提高到2020年的96.5%。
几年来,靖西市建成烟稻轮作产业区、桑蚕产业区、水果产业区和生猪养殖区等脱贫奔康产业园75个,全覆盖153个贫困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62个,实现贫困村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带动贫困户1.15万户,带动比例40.1%;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907人,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3619户。
几年来,靖西市引进培育陕西海升、广西扬翔、广西烟草、鑫晟茧丝绸等重点龙头企业,全市水果面积从2016年11.8万亩发展到2020年19.7万亩,生猪出栏稳定在25万头以上,烤烟面积、产量、产值从2016年6.01万亩、10.83万担、1.2亿元提高到2020年7.1万亩、13.94万担、2.1亿元,桑园面积、鲜茧产量、产值从2016年6万亩、195万公斤、7618万元发展到2020年18.5万亩、795万公斤、2.9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