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生猪市场,据最新屠企报价了解,11月14日,猪价延续涨势,市场重心缓慢上提,目前,国内生猪均价涨至25.69元/公斤,环比前一日,屠企涨价幅度在0.16元/斤左右,生猪均价涨入“12元时代”,市场呈现“节节涨”的表现!
猪肉价格终于迎来下跌,局部跌破20元/斤!
前期高价的猪肉让不少消费者感到望而却步,毕竟25元每斤的高价猪肉在市场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市场疲软。截止到11月14日猪肉市场价格有所变化,局部地区猪肉价格出现一定的市场波动,已经跌破20元/斤一些,市场消费有所缓和。从近3天的市场数据来看,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前期猪价的连续下跌给猪肉下降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如今的猪价开始上涨来看,后续的市场或出现一定的逆势走强,各位消费者还是需要谨慎。
生猪价格强势喜迎“4连涨”
从全国监测的28个地区的生猪市场行情来看,迎来“4连涨”,全国均价重回12.5元/斤以上。作为生猪高价区的江浙及商户地区市场报价达到12.9元每斤;山东、河南、安徽等地价格维持在12.5至12.7元每斤;国内南北两地生猪价格之间差异较小,作为传统低价区的东北地区生猪价格在12.1至12.11元每斤左右。整体来看,全国生猪价格差价较小,市场整体稳定。
对于11月中下旬市场来说,市场整体会维持在12.5元左右的价格区间,伴随着养殖端出栏量的降低,腌腊季到来及节日的带动下,整体的市场价格会迎来新高点,年末或结束价格高位,逐渐趋于稳定状态。
目前,从分区市场来看,在北方地区,东北、华北地区,猪价普遍涨入“12元时代”,东北低价猪源涨至11.9元/斤,部分高价猪源涨至12.2元/斤,而在华北部分地区,猪价冲高12.8元/斤!而在南方市场,华东以及华中地区,屠企报价普遍涨至12.3~12.9元/斤,华中市场徘徊在12~12.5元/斤,南方市场猪价震荡偏强,但是,区域缺乏明显的价差,国内屠宰场外调白条难度较大,屠企本地猪源采购,自产自销为主!
此轮猪价上涨,并非消费市场有了足够的支撑,虽然,伴随着生猪价格的回落,市场猪肉价格也逐步松动,但是,对于动辄20元/斤的猪肉价格,消费者仍显高攀不起,下游市场猪肉需求偏差,国内口罩问题进一步掣肘了消费积极性,猪肉需求对于猪价缺乏支撑!
而力挺猪价反弹的关键,在于市场养殖端出栏情绪的变动,由于散户猪场对于年底仍有看涨情绪,惜售情绪升温,低价给猪积极性较差,社会面生猪供给缩量,部分二次育肥再次出手,抢购标猪现象增多,这加剧了屠宰场顺利收猪的难度,屠宰场上计划明显偏慢,规模猪企下游接货表现反弹,溢价成交突出,这也支撑了短期内猪价上涨的基本面!
受市场利空因素支撑,猪价反弹幅度受限,但是,现阶段下养殖端掌握猪价的主动权!
一方面,受四季度即将到来的消费旺季影响,养殖户看涨情绪升温,此前,东北大部行情跌破12元/斤,这也跌破了养殖户心理承受的底线,养殖户出栏盈利大幅收缩,低价给猪积极性回落,市场扛价惜售现象增多,社会面适重生猪出栏明显减少,屠宰场到货猪源偏差!
另一方面,二次育肥托底!虽然,10月份市场有不同程度二次育肥的现象,但是,随着猪价的走低,高价补栏中低标猪亏损压力较大!但是,仍有部分二次育肥10月下旬后大猪出栏顺利落袋而安,而随着这些二次育肥猪舍清空,叠加,近期标肥价格大幅触底,二次育肥对于年底猪价看涨情绪较高,近期,部分游资再次抄底11~12元/斤的标猪进行短线育肥,这也加剧了阶段性国内主流屠宰场顺利收猪的难度!
因此,受市场抵触降价情绪以及二次育肥托底,国内猪价上涨“节节高”,不过,随着北方地区,认价出栏现象有所增多,屠宰场采购难度有所回落,预计,未来1~2日猪价涨势或将回落,市场阶段性仍有横盘震荡的预期,但是,进入11月底,猪价持续上涨的预期或将增加,猪价或将再次冲高阶段性的高点!
猪肉价格由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回落至二级预警区间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1月7日—11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同比涨幅由超过40%收窄至30%—40%之间,由《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回落至二级预警区间。
当前生猪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密切跟踪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建议养殖场(户)保持正常生产经营节奏,防范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具体消息来看,未来两禁一查也将全面推进。
第1禁:全面禁止任何人和机构渲染涨价氛围,烘托涨价气氛。国家层面针对粮价、猪价的调控力度会持续加大,这是发改委方面做出的明确规定。在今年的四季度还会继续推进稳价保供等具体措施;
第2禁:全面禁止任何人搞囤积居奇、倒买倒卖、炒作市场等行为,这也是政策层面对于类似问题的明确要求。在今年的四季度,针对此类问题的专项整治已经全面展开;
1清查:全面严查侵犯种养殖户利益,坑农害农行为。比如在粮食收购的时候存在压水、压价、压级,甚至通过遥控器来远程操控粮食称数,致农民卖粮收益受损。针对此类问题,相关主管部门也将继续大力进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