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4年9月30日)的猪价行情呈现出震荡下跌的趋势。据监测,昨日全国猪价出现大幅上涨,但今日却转为震荡下跌,这一突变令人意外。全国24个省份生猪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跌幅最大的地区为云南省,较昨日下跌了1.47元/公斤。但国内一些地区,如广东省生猪价格略有上涨,但整体趋势仍然偏弱。
尽管猪价在8月中旬达到高点,但随后持续下行,9月30日生猪均价为17.75元/公斤,累计下跌3.55元/公斤,为今年以来最大跌幅。不过,有分析认为猪价或逐步企稳上涨,当前猪价高点仍然值得期待。
大猪供应增量,需求增幅有限
今日猪价下跌主要原因如下:
1. 供应增加:根据Mysteel监测的数据,9月份重点省份的养殖企业生猪计划出栏量环比增长了9.26%,这导致市场上的供应量明显增加,从而对猪价形成压力,使其下跌。
2. 需求增幅有限:尽管中秋和国庆期间通常会有一定的消费增量,但今年中秋消费增量不足,国庆需求提振预期也不高,这使得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延续,进一步导致猪价下跌。
3. 养殖户心态变化:由于养殖户看涨心态转弱,部分养殖户选择压栏或认卖出栏,这种供给压力的集中释放也对猪价产生了负面影响。
综合来看,今日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供需失衡以及养殖端集中出栏导致的供大于求局面。未来猪价可能会继续在震荡中寻找平衡点,但短期内仍面临下行压力。
养殖户出栏积极性不减
近期生猪现货价格出现阶段性见顶迹象,养殖户和企业的利润逐步兑现,这促使其加大出栏量,尤其是大猪的出栏积极性增加。此外,上半年饲料价格较低,也有利于利润的累积。
由于近期猪价下跌,导致市场供应充足,竞争激烈,包括规模企业和二次育肥猪源在内的养殖户出栏积极性明显增加。同时,大型养殖企业加快出栏速度,引起散户和二次育肥的恐慌性出栏。
猪价的下跌使得养殖户担心未来价格进一步下降,因此选择提前出栏以锁定利润。这种价格波动也使得下游接货积极性不高,进一步推动了养殖户的出栏积极性。
国内各地重点样本企业的出栏计划普遍增多,江苏、四川地区增幅最为明显,河南计划出栏量最高。这表明不同地区的市场情况和政策导向也对养殖户的出栏积极性产生影响。
新一轮猪周期的特征
新一轮猪周期的特征及其对猪价长期走势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从产能和供给的角度来看,新一轮猪周期的开启通常伴随着生猪供给的减少。例如,2022年4月,新一轮猪周期开启,生猪供给减少,带动猪价上涨。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减少是影响猪肉供给的重要因素,因为能繁母猪存栏量领先猪肉出栏约10个月,而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进入负区间,意味着近期猪肉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将持续。
第二,从盈利和政策的角度来看,生猪养殖行业在过去的两轮猪周期中分别出现了两次和三次亏损,这导致养殖户的积极性降低,产能加速出清,有助于猪肉价格企稳并开启下一轮上行周期。
第三,从市场抢跑和风险因素来看,报告指出,本轮市场抢跑明显,猪价上涨行情或已步入中后期,但需求减弱、压栏惜售等因素可能导致的猪价下跌风险仍然存在。同时,疫情变异导致疫苗失效等不确定因素也可能对猪价产生影响。
第四,从行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来看,每一轮猪周期都会对行业格局产生影响,本轮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头部企业穿越周期能力的提升,也在深刻影响周期推进,是导致本轮底部周期持续时间较长的重要因素。
新一轮猪周期的特征包括生猪供给减少、养殖户亏损导致的产能去化、政策托底以及行业集中度提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