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钦州市生猪产能缓慢恢复,猪价小幅下调,但不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
(一)生产形势。据钦州市2017年主要畜产品价格报表分析,我市2015年下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在2016年6月20日达到峰值过后开始出现猪价震荡小幅下调,此现象一直持续到今。目前生猪收购价为14元/公斤,较1月10日下跌4.4元/公斤。受生猪价格影响,第一季度的压栏现象有所缓解,规模场产能已经恢复,但总体产能恢复比较缓慢。
(二)养殖效益分析。目前,生猪养殖效益正常偏好。正常年份4月份是生猪价格的低谷期。今年4月份活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6元,比前5年同期平均水平高11.9%;出栏一头商品肥猪平均可获利200元以上,比前5年平均利润高100元,与往年消费旺季的平均盈利水平相当。总体而言,当前生猪价格和盈利水平处于正常区间。
(三)近期猪价持续下跌原因。近期全国都存在猪价持续回落现象,消费下降是生猪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据监测,5月份第4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和猪肉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4.3元和24.91元,均连续17周下降,同比分别下降30.8%和20.2%。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消费下降,供应偏紧情况明显缓解。一季度规模以上屠宰场生猪屠宰量同比下降8.3%,表明消费弱于去年同期。二是市场供应有所增加。据定点监测,4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3%,连续2个月环比增长。三是养殖场户压栏因素影响。4月份生猪出栏平均活重121.62公斤,同比增加3.32公斤,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表明养殖场户存在明显压栏现象。近期,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大猪集中出栏,形成了一定价格踩踏效应。
(四)走势预测。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影响生猪价格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生猪供求关系的变化,仔猪、玉米等养殖成本,疫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突发因素以及猪肉进口、储各政策等宏观调控因素都会影响猪价波动,其中供求关系是根本因素。从供应情况分析,今年生猪出栏量将保持基本稳定,供应仍然充足。从消费需求分析,猪肉消费需求基本稳定。从养殖成本分析,今年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出现高价位可能性很大,养殖成本将略有上升,对猪价产生一定支撑作用。从国家宏观政策分析,猪肉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消费品,国家将加大调控力度,一旦出现猪价波动幅度过大,政府将通过调整猪肉进口量、储备量等手段实施调控。因此,生猪年内不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生猪产能虽然有所恢复,但受散户持续退出、环保压力和用地趋紧等因素影响,总体产能恢复比较缓慢,目前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今年内不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的情况,价格不存在长期下跌的基础。随着下半年中秋、国庆等节日的到来,猪肉消费将逐步恢复,价格或将企稳,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总的来看,今年生猪市场供应有保障,养猪场户有效益,形势总体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