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以来,全国猪肉批发平均价已从阶段低点19.66元/公斤连续上升,涨幅接近5%,加上季节性因素,四季度的猪肉价格上升的趋势还将持续。
今年上半年,全国猪肉进口量为66.2万吨,国内产量为2493万吨,进口量占猪肉供应量比重为2.6%。可见,猪肉价格主要由国内生猪产量主导。事实上,猪肉的价格与猪肉的产量始终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在生猪存栏量屡创新低情况下,猪肉产量增速持续回升,今年上半年甚至实现了0.8%的正增长。
由此可见,生猪存栏量作为猪价预警指标的失效,根源在于生猪存栏量与猪肉产量的变化出现了背离。自2011年以来,我国生猪存栏量与猪肉产量持续下降,走出了同步的趋势,但是2017年以来,生猪存栏量继续下行,但猪肉产量增速却逆势上涨。
造成当前猪肉价格波动异常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生猪养殖的效率大幅提升。生猪养殖行业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大范围推广,加上农民工收入不断增长,年出栏量在50头以下的散户一直在减少。根据《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目标,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生猪出栏量占比已从2010年38%上升到2014年42%,2020年将加速上升到52%。
为此,农业部在《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建议》中要求,南方水网地区2020年规模化养殖比重要达到70%。同时农业部持续收紧了生猪养殖的环保政策,大量环保条件不达标的中小型养猪场、散养户,受环保政策冲击而退出市场。
规划化养殖比重上升,会显著提高母猪产能和生猪出栏速度。今年上半年,在能繁母猪持续下降的情况下,生猪出栏量达到3.22亿头,同比实现了0.7%的正增长,这源于技术进步带来母猪产仔率上升、仔猪成活率提高等因素,推动单头母猪产能提升。同时,生猪饲养时间缩短,使得生猪存栏量下降的同时,生猪供给并未显著收缩。
其次是生产成本不断回落。从生猪养殖的生产成本看,2016年以来养殖业饲料价格持续下行,养猪行业的两大主要饲料玉米和豆粕都出现了明显的高位回落,特别是豆粕价格仍处于趋势性下降中。玉米价格近期尽管有所反弹,但较前期高点仍下降了接近40%。生产成本不断回落,也是猪肉价格持续下行的原因之一。
猪肉价格的未来前景,将受到以下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生猪存栏量下降趋势还将延续。尽管生猪存栏量对猪肉价格的预测效果失真,但它仍将是影响猪肉供应的关键变量。短期来看,随着生猪养殖业环保政策更加严格,散户退出生猪养殖速度将加大,而猪肉价格的低迷使得规模化养殖户扩大产能的意愿不强。可以预见,生猪存栏量持续下行的趋势还可能维持一段时间,这会明显制约猪肉的整体供应能力。
二是养猪行业生产效率提升面临天花板效应。对于养殖行业而言,生产效率的提升会有一个天花板效应,规模化养殖并不能无限缩短生猪的出栏时间。2013年~2016年每头母猪每年出栏生猪头数已从2013年的14.1头增加到2016年的18头,提高幅度高达27.7%,预计未来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将收窄。
三是生猪养殖行业生产成本或将回升。特别是饲料价格,目前正在触底阶段,尽管豆粕价格仍在回落,但玉米价格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已经实现了触底反弹,较前期低点已上涨了近20%,加上养猪行业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都将增加养猪行业的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