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正文

持续下跌的猪价,何时才能迎来春节前的上涨?

2019-01-14 14:50:15 来源: 第一农经 作者:

    1月10日,国内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的猪价呈现持续下跌的现象,两广、川渝的猪价较为稳定。虽说不少养殖场出栏心理积极,但是由于目前离春节备货期还有一段时间,因此需求难以同步。东北地区的低价生猪产品外调也给其他地区的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而面对持续下跌的猪价,何时才能迎来春节前的上涨?

 

    出栏量明显高于往年同期,猪价上涨压力较大

 

    市场需求较前期略有增加,但受疫情影响积压的生猪持续出栏,加之北方局部地区出现严重疫情,养殖户出栏积极性较高,冲抵需求增加的利好提振,近日猪价持续以震荡调整为主。目前距离春节仅剩27天时间,市场将逐渐进入春节前消费高峰阶段,屠宰企业屠宰数量将继续扩大,居民对鲜肉消费也将继续增长,因此我们认为1月份猪价仍有上涨,1月份生猪出栏量将依旧在5000万头以上,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1月份猪价上涨将面临非常大的压力,整体出现轻微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不存在明显甚至大幅上涨的基础,南方主销区部分省份猪价有望小幅适度上涨。

 

    就目前大猪、标猪存栏而言,辽宁、江苏、安徽、吉林、黑龙江、内蒙、河南下降较为明显,如果按照2017年同期出栏水平,在生猪可以调运的情况下,这些地区生猪供应将出现紧缺。然而在调猪转调肉的背景下,不仅仅要看大猪、标猪的供应,更重要的是当地屠宰场的产能是否能消化当地的出栏。尽管上述地区大猪、标猪存栏同比下降,部分达到15%-30%,但是由于屠宰产能有限,或者白条外调渠道不足,导致当地尽管大猪很少,但猪价仍旧难有起色。

 

    不可否认,的确部分省份疫情严重,且连续5-6个月,甚至8-9个月的亏损,去产能也较为明显。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华中的湖北、湖南以及华东的浙江,西南的四川、重庆,以及华南的广东、广西来说,仔猪、后备补栏的积极性也同样较高。

 

    1月份通常都是全年的出栏高峰期,黑龙江存栏7万头超大规模场的疫情使规模企业的担忧情绪也开始加重,大家都明白钱只有到手才放心的道理,因此在年关前都不会死扛,规模企业与散养户都在寻找好的出栏机会。相比较而言,规模企业在出栏上更占主动性,一旦大企业开始大批量出栏,散养户将丧失对市场的任何主导权。而对于疫区来说,猪源消化难度仍较大。

 

    需求:增加。冬季及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猪肉消费的旺季,也是刚需,尽管疫情的发生对消费者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从历史来看,这都不是影响消费者消费量的关键因素。预计下周市场整体有上涨的可能,但是涨幅不大,除个别调入难度较大的销区省市外,其它大多数省市均无持续连续上涨的可能,建议养殖户在价格调整中把握出栏机会。

 

    小编总结:春节的消费高峰估计会在1月中下旬出现,依照目前来看,届时生猪的供应量并不会大幅减少,因此预计猪价只会出现小幅度的上涨,不存在明显甚至大涨幅的出现,建议养殖朋友们合理出栏。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