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猪场而言,目前的行情已经上升到管理出效益的地步,那么作为猪场老板必须要知道钱到底去哪里了。在猪场管理方面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舍。即要舍得淘汰,淘汰猪场里不健康、不合格的猪。从出生到出售猪要经历4个阶段:出生、断奶、保育和育肥。不同的阶段,猪的成本不一样。出生的时候,花费在200元左右,断奶花费在280元左右,育肥、保育花费在400元左右,也就是说不合格的猪越早处理,成本越低。但是在实行时,难以做到,因为很多饲养员舍不得扔掉。我们做过这方面的试验,发现猪刚出生时低于0.9公斤就需淘汰。不合格的小猪刚出生时就淘汰,成本只有200元,如果变成僵猪到育肥阶段,每头猪损失最少达1000元。对猪场来说,有20%的猪肯定赚不了钱,50%的猪最多保本。如果猪价行情在5.5-5.6元之间,只有30%的猪赚钱,所以需要把20%的猪处理掉。
第二,细。数据的管理方面,我主要从存栏这一方面来讨论。前面“舍”时,折算料肉比,成本可以下降0.1%,也就是可以节省20多元。我们场一年出栏20万头,一年下来,按料比下降0.1%计算,可以省400多万元钱。万头猪场很多,按一万头来说,也能不知不觉就节省20万元。
猪场老板总是花很多钱买药,但是却舍不得请会计来统计数据。在浙江就有很多500甚至1000头猪的猪场老板如此。猪场信息是需要总结的,没有数据的话就无从下手,也就不知道管理差在哪里,不知道为什么猪场成绩好,为什么料比会下降,好在哪里,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个月的成本增加了,差在哪里。而这些都可以通过详细的数据统计来体现。
从产房到保育,最重要的是要让母猪在产房多生,在保育舍做好保育,我认为最主要控制的成本在育肥阶段,并且至少占60%以上。因为母猪的料比只占0.5%,商品猪占2.4%,差的甚至达2.8%,所以在这一块,商品猪是我们控制的重点。如果我们不清楚这些数据,也就不知道如何控制,那我们就分为4个阶段:猪在25-50公斤的料肉比,50-75公斤的料肉比,75-100公斤的料肉比和100公斤-出售阶段的料肉比。这些数据统计出来以后,大家会觉得非常有意思。通过对比,猪场管理就有了很明确的方向。
员工的潜力和母猪的潜力是一样的,潜力都很大。
其次就是我们的绩效考核。前面的数据出来后就可以进行考核。我认为考核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料比方面。很多猪场对饲养员不考核,有的只考核成活率,其实在育肥舍考核应该更倾向于料比。在猪场饲养员中,有一部分不会给你赚钱,只有少数的饲养员能赚钱,能赚钱的饲养员有对比度。在30%的饲养员中,他的猪从育肥舍出来跟别人的相比,一栋猪可以多赚2万,如果每一栋都这样,结果非常好。对于这样的饲养员,不仅仅从料比上讲,另外还应该实行一次性奖励。员工的潜力和母猪的潜力是一样的,潜力都很大。猪场里根本没有把员工的潜力发挥出来,如果发挥出来了,就会很不错。
第三,控。控制大猪的重量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合理出售大猪。浙江的养猪人很奇怪,把大猪养的跟牛一样,特别在5月份,很多老板把猪养到300斤。我们做了很多数据统计,发现把猪养到200斤-300斤跟200-250斤料比至少相差0.3%。如果把猪养到200-250,料比在3:1或3.2:1,料比基本差不多。但是从250养到300斤至少为3.5,品种差、管理差的甚至达到3.8。
建议出售猪的体重最好在125公斤左右,这样基本能够保本,甚至有的可以盈利。如果多养出50斤,每头猪损失达25元,一年下来,数字很惊人。
控制喂料,即在后期控制采食量。如果是自由采食,在夏天猪表现很明显。控制重量不是说不喂食,而是让猪有过度适应的时间,从而提升猪的采食量,仅仅这一点,料比降低0.2%。我们的猪在75公斤左右开始控料,因为前期需要的是生长速度,后期在目前的行情下,目的不仅仅是生长速度,而是猪能够创造多少效益。如果做到控制喂料,就能够降低料比,也就挣了25元钱。
还有一个就是控制密度。我们要的应该是质量而不是数量,但是我们往往更关注数量。尤其在目前的行情下,应该关注质量,通过控制密度来计划夏天高温天气饲养多少头,原来养500头减少100头,养400头,如果育肥猪的密度从原来的52头降到40,产生的效益非常明显,至少降低20%。这样不仅能提升健康状况,料比在育肥阶段至少能下降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