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砖砌起的猪舍里,一头头肉猪膘肥体壮。王镜仁正在猪舍里忙碌,先清理圈舍卫生,再整理杂物,这是他每天都要进行的工作。
王镜仁家住百色市西林县普合苗族乡文雅村,在这个苗族、壮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子里,仡佬族仅有24户,占全村人口的3%。2015年,在仡佬族24户人家中精准识别出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王镜仁家是其中之一。
文雅村地处高海拔山区,地少土壤贫瘠,可开发资源匮乏。王镜仁夫妻俩和两个读书的孩子,2014年以前一直居住在泥巴房里,生活一贫如洗。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王镜仁在扶贫小额贷款、产业奖补等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既养羊又养猪,农闲时还到县城的水泥砖厂务工。2017年,王镜仁一家人顺利脱贫了,还盖起了三层小楼,生活十分惬意。
“今年我把羊都卖了,又申请了5万元扶贫贷款专门养猪,这两年肉猪的市场行情好,我家存栏的这15头,可以卖个好价钱。”王镜仁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王镜仁的脱贫是西林县仡佬族群众脱贫奔康的一个成功案例。近年来,西林县出台多项产业扶持优惠政策,通过提供政策、资金、技术、就业岗位,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产业,拓宽脱贫致富路。截至目前,文雅村的10户仡佬族贫困户通过饲养生猪和外出务工,全部脱贫摘帽。
记者|杜宁 覃冰 张友豪